→在本機上直接運作,用法就與 cp 幾乎一模一樣,例如:
rsync -av /etc /tmp (將 /etc/ 的資料備份到 /tmp/etc 內)
參數:
-v :觀察模式,可以列出更多的資訊;
-q :與 -v 相反,安靜模式,輸出的資訊比較少;
-r :遞迴複製!可以針對『目錄』來處理!很重要!
-u :僅更新 (update),不會覆蓋目標的新檔案;
-l :複製連結檔的屬性,而非連結的目標原始檔案內容;
-p :複製時,連同屬性 (permission) 也保存不變!
-g :保存原始檔案的擁有群組;
-o :保存原始檔案的擁有人;
-D :保存原始檔案的裝置屬性 (device)
-t :保存原始檔案的時間參數;
-I :忽略更新時間 (mtime) 的屬性,檔案比對上會比較快速;
-z :加上壓縮的參數!
-e :使用的通道協定,例如使用 ssh 通道,則 -e ssh
-a :相當於 -rlptgoD ,所以這個 -a 是最常用的參數了!
參考來源:
鳥哥的Linux私房菜
http://linux.vbird.org/linux_server/0310telnetssh.php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